
西服/套装/衬衫/裤子!(打版推档放码)
01.曲线型女套装推档
一、款式说明及尺寸规格
如图所示,此款为单排扣,平驳领的公主线型女西服。前中钉扣三粒,左右各设一双嵌线口袋,并装袋盖。
女西装结构示意图
女西服成品规格尺寸 单位:cm
二、女西服推档
(一)后中片推档
后片基准线的确定:纵向的基准线为后中线,横向的基准线为胸围线。
各部位放缩值和放缩说明:
A点:后中点,纵向缩放袖窿深变化量,根据原型袖窿深的计算公式:净胸围/6+7,胸围档差为4cm,所以A点纵向缩放4/6,为0.7cm。横向不缩放。
B点:侧颈点,纵向缩放0.7cm,同A点。横向缩放横开领差,由于领大档差为1cm,所以横向缩放领大差/5=0.2cm。
C点:肩点,纵向缩放0.7cm。横向缩放肩宽差/2,为0.6cm。
D点:公主线和袖窿线的交点,因为该点大致位于袖窿深的中点,纵向缩放袖窿深差/2,为0.35cm。横向缩放0.6cm,同肩点。
E点:后中线和胸围线的交点,是推档的基点,是不动之点。
F点:公主线和胸围线的交点,纵向不缩放。横向缩放胸围档差,后胸围的变化量为1,由于该点大约位于胸围线的中点,横向缩放0.5cm。
G点:公主线和腰围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背长差,背长档差为1cm,由于胸围线以上已经变化了0.7cm,所以该点纵向缩放0.3cm。横向缩放0.5cm,同F点。
I点:衣长线和公主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衣长档差,衣长档差为2cm,由于胸围线以上已经变化了0.7cm,所以该点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缩放0.5cm。
J点:后中线和腰围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3cm。横向不缩放。
L点:后中线和衣长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不缩放。
(二)后侧片推档
D点:该点对应后中片的D点,纵向缩放0.35cm。横向缩放0.6cm。
F点:纵向不缩放。横向缩放0.5cm。
G点:纵向缩放0.3cm。横向缩放0.5cm。
I点:纵向缩放1.3cm,横向缩放0.5cm。
M点:侧缝线和胸围线的交点,纵向不缩放。横向缩放后胸围档差1cm,
N点:侧缝线和腰围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3cm。横向缩放1cm,同M点。
P点:侧缝线和衣长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缩放1cm。
(三)前中片推档
前片基准线的确定:纵向基准线为胸宽线,横向基准线为胸围线。
A点:肩点,纵向缩放袖窿深差0.7cm。横向不缩放,肩宽差全部在止口缩放。
B点:侧颈点,纵向缩放0.7cm。横向缩放肩宽差/2,由于横开领差为0.2cm,所以B点横向缩放0.6-0.2=0.4cm。
C点:领折点,纵向缩放直开领差,直开领变化为0.2cm,由于B点已经缩放了0.7cm,所以C点纵向缩放0.7-0.2=0.5cm。横向缩放0.4cm,同B点。
D点:驳口顶点,放缩值同C点。
E点:驳头宽,纵向缩放0.5cm,同C点。横向缩放根据不同的要求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:一种是不考虑驳头的宽窄变化,横向缩放肩宽差/2,为0.6cm。如果要使驳头宽保持不变,,横向缩放0.4cm,同C点。
E′点:装领点,缩放值同E点。
F点:翻驳点,因为翻驳点在胸围线附近,胸围线是基准线,纵向不缩放。横向缩放0.6cm。
G点:腰节线和止口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3cm。横向缩放0.6cm。
I点:衣长线和止口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缩放0.6cm。
K点:袖窿线和公主线的交点,该点纵向缩放量和它在袖窿的位置有关,本款K点位置大致在袖窿深的中点,所以纵向缩放0.7/2=0.35cm。因为胸宽线是坐标线,横向不缩放。
L点:公主线和胸围线的交点,纵向不缩放。横向不缩放。
M点:公主线和腰围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3cm。横向不缩放。
O点:公主线和衣长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不缩放。
(四)前侧片推档
K点:对应前中的K点,纵向缩放0.35cm。横向不缩放。
L点:对应前中的L点,纵向不缩放。横向不缩放。
M点:对应前中的M点,纵向缩放0.3cm。横向不缩放。
N点:对应前中的N点,纵向缩放0.8cm。横向不缩放。
O点:对应前中的O点,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不缩放。
P点:侧缝线和胸围线的交点,纵向不缩放。横向缩放胸围差,前胸围的变化量为1cm,由于前中已经缩放了0.6cm,所以该点横向缩放0.4cm。
Q点:侧缝线和腰围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3cm。横向缩放0.4cm。
S点:侧缝线和衣长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缩放0.4cm。
(五)袖片推档
基准线的确定:纵向的基准线为袖中线。横向的基准线为袖肥线。
(1)大袖
A点:袖山高,根据袖山高的计算公式:胸围/10+6.5,胸围档差为4cm,所以纵向缩放0.4cm。横向不缩放。
B点:袖山和内袖缝的交点,纵向不缩放。横向缩放袖肥变化量,在制图中袖肥的计算方法为胸围/5-2,所以袖肥档差为0.8cm,因为袖中线为基准线, B点横向缩放0.4cm。
C点:袖山和外袖缝的交点,由于该点基本位于袖山高的一半处,纵向缩放0.2cm。横向缩放0.4cm。
D点:内袖缝和袖肘线的交点,袖肘线位于袖长的中点,袖长的档差为1.5cm,则一半的变化量为0.75cm,由于袖肥线以上已经变化了0.4cm,所以D点纵向缩放0.35cm。横向缩放0.4cm,同B点。
E点:内袖缝和袖口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袖长差,袖长档差为1.5cm,由于在袖肥线以上已经变化了0.4cm,所以E点纵向缩放1.1cm。横向缩放0.4cm。
F点:袖口大点,纵向缩放1.1cm。横向缩放袖口变化量,袖口档差为0.5cm,由于E点已经变化了0.4cm,所以F点横向缩放0.1cm。
(2)小袖
B点:同大袖的B点。纵向不缩放。横向缩放0.4cm。
C点:同大袖的C点。纵向缩放0.2cm。横向缩放0.4cm。
D点:同大袖的D点。纵向缩放0.35cm。横向缩放0.4cm。
E点:同大袖的E点。纵向缩放1.1cm。横向缩放0.4cm。
F点:同大袖的F点。纵向缩放1.1cm。横向缩放0.1cm。
男西服的推档放码
一、款式说明及尺寸规格
本款西装为平驳头,单排两扣,前下摆圆角,左前胸手巾袋一只,前片左右各设一只双嵌线袋且装袋盖,袖子为两片袖结构,袖口开衩钉三粒扣。图6-6-1是三开身男西服的结构示意图。
男西服成品规格尺寸 单位:cm
二、男西服推档
(一)后中片推档
基准线的确定:纵向的基准线为后中线。横向的基准线为胸围线。
A点:后中点,纵向缩放袖窿深档差,根据男装原型袖窿深的计算公式:净胸围/6+8.5,胸围档差为4cm,所以A点纵向缩放4/6,为0.7cm。横向不缩放。
B点:侧颈点,纵向缩放0.7cm,同A点。横向缩放横开领差,由于领大档差为1cm,所以横向缩放领大差/5=0.2cm。
C点:肩点,纵向缩放0.7cm。横向缩放肩宽差/2,为0.6cm。
D点:后背宽,因为该点位于袖窿深的中点,纵向缩放袖窿深差/2,为0.35cm。横向缩放0.6cm,同肩点。
E点:后袖窿弧线和后片侧缝的交点,该点位于胸围线和背宽线的中点,而背宽线变化了0.35cm,所以E点纵向缩放0.17cm。横向缩放0.6cm,同D点。
F点:胸围线和后侧缝线的交点,纵向不缩放。横向缩放0.6cm。
F′点:胸围线和后中线的交点,推档的基点,是不动之点。
G点:腰节线和后侧缝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腰节的变化量。腰节档差为1.25cm,因为胸围线以上已经变化了0.7cm,所以G点纵向缩放0.55cm。横向缩放0.6cm,同F点。
G′点:后中线和腰节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55cm。横向不缩放。
H点:衣长线和后侧缝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衣长的变化量,衣长档差为2cm,因为胸围线以上已经变化了0.7cm,所以该点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缩放0.6cm。
I点:衣长线和后中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1.3。横向不缩放。
(二)前片推档
基准线的确定:纵向的基准线为胸宽线。横向的基准线为胸围线。
A点:肩点,纵向缩放袖窿深差0.7cm。横向不缩放,肩宽差全部在止口缩放。
B点:侧颈点,纵向缩放0.7cm。横向缩放肩宽差/2,由于横开领差为0.2cm,所以B点横向缩放0.6-0.2=0.4cm。
C点:领折点,纵向缩放直开领差,直开领变化为0.2cm,由于B点已经缩放了0.7cm,所以C点纵向缩放0.7-0.2=0.5cm。横向缩放0.4cm,同B点。
D点:驳口顶点,放缩值同C点。
E点:驳头宽,纵向缩放0.5cm,同C点。横向缩放有两种数据可以参考:一种是不考虑驳头的宽窄变化,横向缩放肩宽差/2,为0.6cm。如果要使驳头宽保持不变,,横向缩放0.4cm,同C点。
F点:胸围线和袖窿线的交点,纵向不缩放。该点距胸宽线的位置不变,所以横向不缩放。
G点:翻驳点,因为翻驳点在腰节线上,纵向放缩腰节变化量,为0.55cm。横向缩放0.6cm。
H点:门襟摆点,纵向缩放衣长的变化量,衣长档差为2cm,由于胸围线以上已经缩放了0.7cm,所以该点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缩放0.6cm。
I点:腰节线和侧缝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55cm。横向不缩放。
J点:衣长线和侧缝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不缩放。
K点:手巾袋长度变化0.3cm。纵向不缩放,横向缩放0.3cm。
L点:省尖点,省尖点到手巾袋的位置不变,所以纵向不缩放。因为该点处于手巾袋的中部,所以横向缩放0.3/2=0.15cm。
M点:胸省,纵向缩放0.55cm。横向缩放0.15cm。
N点:大袋位,纵向放缩袋位的高低,西服袋位的确定方法为下摆线向上量取衣长/3,所以该点纵向缩放衣长差-袖窿深差-衣长差/3=0.64cm。
O点:大袋端点,纵向缩放0.64cm。横向缩放0.15cm。
(三)侧片推档
基准线的确定:纵向的基准线为前侧缝线,横向的基准线为胸围线。
A点:袖窿线和前侧缝线的交点,是推档的基点。
B点:胸围线和后侧缝线的交点,纵向不缩放。横向缩放胸围的变化量,每个号型的半胸围差是2cm,由于后片的胸围和前片的胸围各变化了0.6cm,所以B点横向缩放0.8cm。
C点:袖窿线和后侧缝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17cm,同后片的E点。横向缩放0.8cm。
D点:腰节线和后侧缝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55cm。横向缩放0.8cm。
E点:衣长线和后侧缝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缩放0.8cm。
F点:腰节线和前侧缝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55cm。横向不缩放。
G点:衣长线和前侧缝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1.3cm。横向不缩放。
(四)大、小袖片推档
基准线的确定:纵向的基准线为内袖缝线,横向的基准线为袖肥线。
(1)大袖
A点:袖山点,纵向缩放袖山高度,西服的袖山高是根据袖窿深来确定的,基本上等于袖窿深×85%,由于袖窿深变化了0.7cm,所以A点纵向缩放0.6cm。通过西服袖子的制图我们知道,袖山点是从对位点U量取前袖窿上对位点到肩点的长度来确定,在推档中也要用这种方法。由于前袖窿的对位点到肩点的长度变化了0.7cm,从袖子的对位点U量取AU长±0.7cm到缩放后的袖山高。就会得到放大和缩小码的袖山点。
B点:袖山线和外袖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35cm,同后片的D点。横向的变化和袖山的确定方法一样。后片的CD长度变化了0.35cm,从缩放后的袖山高点量取CD长±0.35cm到纵向缩放后的B点,从而确定围度的变化。
C点:袖山和内袖缝的交点,纵向不缩放。横向不缩放。
D点:内袖缝和袖肘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0.55cm,同衣片腰节变化。横向不缩放。
E点:内袖缝和袖口线的交点,纵向缩放袖长差,袖长档差为1.5cm,由于袖肥线以上已经变化了0.6cm。所以该点纵向缩放0.9cm。横向不缩放。
F点:袖口大,纵向缩放0.9cm。横向缩放袖口档差0.5cm。
G点:袖衩,同F点。
(2)小袖
C点:同大袖的C点,纵向和横向都不缩放。
D点:同大袖的D点。纵向缩放0.55cm。横向不缩放。
E点:同大袖的E点。纵向缩放0.9cm,横向不缩放。
H点:小袖山弧线和外袖缝的交点,纵向缩放0.35cm。由于袖窿档差为2cm,在进行大袖推档时已经变化了0.7+0.35=1.05cm,采用大袖袖山点的推档方法,可以确定H点围度的变化。
F点:同大袖的F点。纵向缩放0.9cm。横向缩放0.5cm。
G点:同F点。
男衬衫的推挡放码
男衬衫推档
一、款式说明及规格尺寸